动物医学
所属院系:动物科技学院
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、德技并修,面向畜禽养殖业、动物诊治、人畜共患病预防及其相关服务等行业,培养从事动物疾病诊治防控、动物医疗、疫病防控、执法监督、管理等工作,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掌握基础兽医、疫病检测、预防、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、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方法,具备治疗和防控动物疾病能力,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、精湛的专业技能、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二、基本要求
(一)知识结构要求
1.掌握思想政治理论、计算机、外语、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等相关知识;
2.具备扎实的化学和动物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;
3.掌握动物医学基本知识,掌握动物形态结构及生理活动要点;
4.掌握动物传染病、动物寄生虫病、动物内科疾病、动物外产科疾病、兽医基础等动物疾病诊治的基础知识;
5.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,了解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;
6.掌握动物微生物特点及检测原理;
7.掌握动物疾病发生机理、病因或病原、流行病学、病理变化、诊断、预防、检疫要点;
8.熟悉动物医学诊治、畜禽标准化生产、动物卫生防疫、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有关方针、政策和法规。
(三)能力要求
1.能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,具有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;
2.自觉学习专业新知识、新技术的能力,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;
3.掌握猪生产、禽生产、牛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具备动物安全生产与管理能力;
4.掌握行常见动物疾病的预防、诊断、治疗和康复,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,动物药品的制备、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方面的技能。
5.熟悉现代规模化畜禽企业经营管理规程、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,初步具备畜禽生产过程的风险把控能力;
6.能够通过临床检查、病理剖检和实验室化验诊断畜禽疾病;
7.能够运用不同给药途径和手术方法对畜禽疾病治疗;
8.能够采取无害化处理方式控制病原传播,能够对畜禽产地、宰前、宰后进行检验检疫;
9.初步具备规模化畜禽场的生产工艺设计、生物安全防控等环节的畜牧产业动物防疫能力。
三、修业年限
三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