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药学院开展“学习教育家精神”征文比赛
“人无精神则不立,国无精神则不强”,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,医药学院组织开展了“学习教育家精神”主题征文比赛,我院教职工积极响应,踊跃参加,共收到征文稿件32篇,经评委会审核,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两名,二等奖三名,三等奖五名,以下为获奖名单。
获奖作品优秀文段展示(一等奖)
《深耕笃行,求是创新》
——倪晓琼
学习教育家精神,首先要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。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,这种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精神,真的让人敬佩。他们总是把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放在第一位,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浇灌每一颗幼苗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我们不仅只为完成传道受业解惑的任务。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,我们的身份应该由以前“教师”的单一角色转化为多重角色。课堂上,我们是“师”,传授知识,解答疑惑,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海洋;课下,我们是“友”,互帮互助,可以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,互相支持和鼓励;有时候,我们也会像学生的引路人一样,给他们指明方向,帮助他们规划未来;当然,我们和学生还可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,在一起完成项目、解决问题的时候,大家可以互相学习、互相帮助,共同成长和进步。
教师的多重身份,对教师的品德修养、职业修养、知识结构、业务水平等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这些要求使“爱国守法、爱岗敬业、关爱学生、教书育人、为人师表、终身学习”的规范变得尤为沉重,我们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,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,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得换角度思考,还得刷新固囿的陈陋眼光。在边学习边反思中,我清楚地意识到,当好当前形势下的新型教师,随遇而安的态度不行,固步自封的态度不行,安分守己的态度也不行,光说不练的态度更不行。我们得顺应潮流,得紧随形势,得更新自我,得探索创新,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,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体系,保持对新知识、新技能的好奇心,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,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。
总结来说,学习教育家精神是一个持续内化和外显的过程,它要求我们时刻反思、不断提升并付诸实践。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并发扬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,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