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.12,这个意义非凡的防灾减灾主题日,一场关乎校园安全与生命的急救知识科普讲座成功举行。此次讲座由理工科第六组督导师策划组织,为践行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”,提高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,医药学院荆华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丰富且实用的安全知识盛宴,聚焦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,让同学们受益匪浅。
一、专业讲解,深入浅出
讲座伊始,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引入,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掌握急救知识的必要性。在讲解心肺复苏时,老师详细阐述了心脏骤停的原因、表现以及黄金救援时间等关键知识点,让同学们了解到每一秒对于生命的重要性。随后,利用假人亲自示范了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步骤,包括胸外按压的位置、频率、深度,以及人工呼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,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,确保同学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动作细节。
接着,老师又针对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了讲解。详细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,强调了在气道异物梗阻时的紧急处理方法。同样,通过现场示范,让同学们直观地学习到了如何正确地站立、握拳、冲击腹部等操作要领,并总结了“剪刀、石头、布”的口诀,使同学们对这一急救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
二、互动实践,积极参与
在心脏复苏实践讲解过程中,同学们积极提问,督导师一一耐心解答,现场气氛十分活跃。在海姆立克急救操作环节,同学们亲身上台体验了急救的过程,老师手把手的指导和纠正,确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熟练掌握急救法的操作要领。通过亲身体验,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,更增强了自己在实际操作中的自信心。
三、知识普及,意识增强
通过本次讲座,大家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,深刻认识到在面对突发状况时,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能够挽救生命。许多同学表示,以前对急救知识知之甚少,经过这次讲座,才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责任。
本次5.12防灾减灾主题日校园安全急救知识科普讲座的成功举办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,提高了同学们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,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同学们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,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